由于主要航線的海運需求持續強勁,集裝箱船公司在春節前后的停航數量看來將比往年少得多。中國制造業在每年春節期間都會短暫停工,相應的海運物流運輸也會相應放緩。目前,距離春節不到六周的時間。
集運諮詢公司Sea-Intelligence表示,在"正常年份"里,中國工廠因農歷新年假期導致生產量與貿易量降低,部分航運公司采用停航策略以平衡運力和需求。然而,最近這段時間,由于跨太平洋、亞歐貨物流轉集運運價的提升,航運公司的做法似乎與往年不同。
Sea-Intelligence首席執行官Alan Murphy表示,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,市場對2021年春節期間的制造業生產很難做出一致的預測。航運公司對規劃運力調配也出現更大的難度。
截至1月1日,在跨太平洋航線上,各船公司只宣布了5個停航航次,而在為期3周的中國農歷新年(第7至9周)期間,亞歐航線的停航航次僅為7個。在2020年同期,停航航次達到88個,如果剔除疫情影響的話,這一數字達到73個,比2019年同期增加10個。
如果分析2021年中國春節前四周至春節后三周亞洲-北美西海岸貿航線的航次部署,并與2016-2020年的同一時期相比的話,可以看到,2021年停航量并沒有大幅減少。
目前,2021年春節期間停航航次遠低于往年。如果達到往年的運力削減水平,船公司將需要在Asia-NAWC航線停航37-41個航次,亞洲-北美東海岸停航12-15個航次。
同樣地,亞洲-北歐航線必須再取消14-17個航次,亞洲-地中海航線必須再取消4- 6次航次。在Alan Murphy看來,預測航次的最優部署情況是很難的,但很顯然,船公司可能的計劃停航量將比前幾年少得多。
他補充道,如果要達到前幾年的水平,就必須很快宣布大量的停航航次。
此外,一份關于運價和需求的分析指出,2020年結束時,亞洲-美國航線的運價持續上漲。
Freightos表示,需求的持續激增,包括春節前的出貨壓力,足以推高跨太平洋航線的運價。
一月第一周,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顯示,上海至美國的運價略有回落,運價水平仍維持在較高水平,其中,上海-美國西海岸的平均運價仍在 4000美元/FEU以上,上海-美國東海岸的平均運價仍在4,700美元/FEU以上。與此同時,回程運價分別上漲了36%至703美元/FEU和上漲了25%至 769美元/FEU,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船公司調運空箱造成的成本上升。
亞洲-歐洲和亞洲至地中海航線的運價在2021年第一周上漲了30%。Freightos指出,這兩條航線的基礎運價(不含附加費)已經上漲至令人難以執行的7,000美元/FEU,相較于10月底增加了兩倍,也比上年同期增加了兩倍。
Freightos補充稱,由于需求沒有明顯減少,分析人士預計,擁堵、延誤、設備短缺以及高費率可能會持續到春節過后,并延續至2021年第二季度。
Freightos首席行銷官Eytan Buchman表示,對于貨主來說,也是可以有期待的,在春節期間,船公司宣布的停航數量遠低于正常水平,這可能表明,它們將利用這段時間來緩解空箱數量不平衡的問題。